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活动回顾|北京科创中心研究基地举办人工智能治理青年沙龙
作者: 时间:2023-04-17 浏览次数:

(通讯员:陈浩林)由北京科创中心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治理青年沙龙活动于2023年414日在北京数字文化产业园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源码资本政策研究高级研究员邱道隆博士主持,芸集了人工智能开发和治理领域的产学研各界青年力量。参会人员有十大正规网赌游戏副教授、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赵精武、十大正规网赌游戏博士生、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陈浩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武慧芳、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开、复旦发展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姚旭、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蒋余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规则标准与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游传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政策研究员姚咏林、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员杨钪森、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鹏、阿里研究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宏宇、抖音法律研究全球公共政策策略分析师王天一、走出去智库合伙人、《互联网法律评论》主编张颖、艾利艾智库高级研究经理金振杰、快手研究院研究员农雅晴、纽尔利资本投资经理方言、源码资本投资执行董事陈润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包堉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周可迪。讲座围绕当前国内国外AI前沿领域发展和规制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和新挑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沙龙的第一个环节为最新研究成果分享。十大正规网赌游戏陈浩林博士首先围绕平台算法信用评分的风险与规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细致梳理了算法信用评分的发展历程后,陈浩林博士指出,算法信用评分存在评分结果偏差、透明度不足和信息泄露等风险,同时既有法律在规制算法信用评分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需要从信用信息来源、算法披露和用户个人权利这三个维度去思考算法信用评分的规制路径。十大正规网赌游戏副教授、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赵精武接下来就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风险治理的法律路径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分享。赵精武老师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型训练变换模型正在纳入法律治理的框架中,赵老师在对比了国内外科技伦理治理的差异后指出,我国未来会越发重视科技伦理理论和科技伦理审查机制的功能定位,其目的在于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预防之间的内在冲突。在数字时代,技术治理需要转型至包含科技伦理、义务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等内容的风险治理框架之下,从应用场景、系统环境、内部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生、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武慧芳则针对新闻传播领域的自动核查技术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享。武慧芳老师指出,自动核查技术是欧美国家应对媒体上“假新闻”现象的重要技术手段,其核心技术是将历史发生过的新闻语料上传云端备份,进而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正在播放、传播的新闻进行实时进行真实性核查,并得出相应的提示结果,目前,海外已经有Claimreview、MediaRewiew等较为成熟的自动核查技术系统,但我国的研究有待加强。

沙龙的第二环节为嘉宾点评。阿里研究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宏宇老师认为,陈浩林博士的研究非常细致,但仍应该进一步思考“流量分配型算法”和“风险管控型算法”在治理思维上的差异。他指出,对于智能信用评分等“风险管控型算法”,自动化决策拒绝权落实的可能性不太大,而应重视对输入信息的控制。快手研究院研究员农雅晴认为,陈浩林博士所提出的“上游、中游、下游”的治理框架较为宏大,聚焦于透明度的治理可能更有针对性。走出去智库合伙人、《互联网法律评论》主编张颖则对武慧芳老师的研究进行了细致点评,期待进一步交流自动核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问题。

沙龙的第三环节为自由发言阶段,嘉宾们主要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规则标准与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游传满认为:相比其他地区正在讨论的一般指导方针,中国拟议的规定比较详细,包括了禁止对用户进行分析、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严格控制等内容。但在未来中国还需要考虑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特殊性,尤其是新制度对人工智能创新的激励作用。就全球治理而言,人工智能是一个挑战,不同国家的政府应该共同努力,致力于制定一套全球标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政策研究员姚咏林则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对自生型人工智能进行监管,实现其内容自净和数据质量提升,应坚持继续抓平台责任。这一方面可以参考欧盟《数字服务法案》(DSA)的做法,重视事后监管,提高监管的可操作性。同时,重视行业生态和公民数字素养的培养,超大型平台的义务履行应当重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第二,在自动化决策黑箱和人工智能伦理的规制上,一方面须介入前置用户明示同意等技术手段,增强自动化决策系统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应明确基本的伦理红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伦理体系,防范欧盟模式的治理霸权。第三,在前两点的基础上,还应引导人工智能行业正向、细化发展,重视人工智能在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复旦发展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姚旭、快手研究院研究员农雅晴、纽尔利资本投资经理方言、源码资本投资执行董事陈润泽、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鹏均认为,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规制的内容和对象可以做更精细化的分析,应当对人工智能治理的特殊性加以明确。此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包堉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周可迪则分别对生物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治理、公共管理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现状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本次人工智能治理青年沙龙活动汇聚了产学研界的青年力量,就人工智能技术和规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享和讨论。总的来说,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全球各国都处在摸索阶段,我国率先对其规制进行探索,这是有益的。在未来,还应更加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场景化、领域化的运用趋势,制定兼顾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平衡的法律制度。

 

CopyRight© 十大正规网赌游戏-澳门十大网赌官网(信誉认证)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